游戏本地化

时间:2020-07-22



                                                                   


今天我们来聊聊“游戏本地化翻译(localization)”,它指的是组织/个人对产品/服务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地方/市场的行为,在中文圈的意思约等于“汉化”。外国的电脑装中文系统、电影配中文字幕(语音)、游戏(字幕/菜单)翻成中文都是“本地化”的表现。
对产品/服务进行本地化是对本地消费者的重视与尊重,这是服务精神的体现。不这么做会被认为是傲慢——而且通常也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有时我们会在一些软硬件的包装说明上看到几种乃至几十种文字,这是厂商控制成本、试图让产品顺畅地在各个市场间流通的表现——不过有时厂商会尽可能避免这么做,如果他们认为分区销售更有利的话。
本地化需要成本,如果厂商觉得这个市场不值得特别的投入,那他们自然也就不会热心进行本地化。中小商家或者个人更是如此了,有时即便他们想,也很难在合适的成本内做成这件事。
随着中国整体经济水平以及游戏产业的飞速发展,全世界游戏厂商都开始逐步重视中文市场,随之而来便是中文游戏/国行主机的发布、中文同步上市、来中国宣传等各种喜人消息。微软、索尼已经耕耘了很久,而任天堂近半年来也公布了《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The Legend of Zelda: Breath of the Wild)》《异度神剑2(Xenoblade Chronicles 2)》等多款游戏的中文版,可以说是完全打破了以前的冷漠形象。

电脑游戏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了一大产业,而且成功的游戏制作公司也都意识到本地化是其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一般情况下,游戏产品需要进行本地化的元素包括:游戏界面、错误信息、经过配音的音频/视频、音频/视频的字幕、任务简述、有关游戏中物品的信息文件、地图、标志、剪辑、非玩家人物的对话、帮助文件、教程、各种类型的文档、工作人员名单、产品包装等。译帮翻译所有网游翻译人员对于在线游戏中的时代背景、环境特点、武器名词等都达到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游戏本地化中,翻译文本内容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消费流程、游戏内容以及适应政策法规等内容的本地化工作,需要研究分析目标国家用户的消费习惯及需求痛点,利用更加接地气的文案翻译和操作方式来提升用户体验,进而才能累积客户,提高收益。
因此本地化翻译工作对于翻译者的素质要求比较高,既要对目标语言有精准的人文历史认知,又要对产品有深刻的使用体验理解,才能更好地保证产品文本翻译在语义语境等方面的一致性。另外,在翻译完成前还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词条长度,汉字语言所需的字节空间与字母语言的相差甚远,本地化翻译除了基本的符合原意之外,还需要花时间去转换词句来适应原文的词条长度。
 游戏本地化本质上是软件本地化,同时游戏(理应)是一种艺术形式,所以游戏本地化中的翻译既需要技术写作中的严谨规范,又需要文案写作中的创意和智慧。
技术写作的部分可以通过阅读大量语料的方式来解决,包括UI文本,物品技能描述,推送通知等等。这也是行内人戏称“游戏翻译其实大部分是送分题”的原因。
今天主要想谈的是文案写作的部分,这部分占比较少(RPG除外),但由于需要脑子,所以能很好地鉴别好翻译和水翻译。
其实在任何领域的翻译中,基础准则都只有一条:找准语域(register),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正确的意思——但谈何容易。
以中英为例,英文中经常用非常基础的词来表达复杂的含义。I'm good表示“不用了”或者“我好厉害”,you don't know shit/you know your shit表示“你懂个屁”/“你很懂行”,you made my day表示“你让我很开心”,you saved the day表示“你扭转了局势(译成拯救世界在特定语境下也是可以的)”。由于不同语言用词习惯的差异,译员只能在语义和语域中二选一。You know your shit和“懂行”明显前者更加随意,“你门儿清”倒是在语域上更为接近,但是用方言又是翻译中的大忌。这类瞻前顾后导致译文生硬玩家出戏的情况屡见不鲜,之前敦刻尔克的home和祖国就是个例子。
那么在语域非常缥缈的情况下,游戏翻译往往就需要采取另一种策略。下面来看几个例子。
我说不好这种策略叫什么,姑且叫它面向玩家翻译吧。同理延伸,还有面向UI翻译,面向校对翻译,面向客户翻译,面向老板翻译等等。各中曲折,只能在实际项目中慢慢体会。

一线译员一般会这种感受:中译英项目通常是把乱七八糟的文件丢给翻译公司,然后希望尽快翻译完测试上线,而英译中项目,翻译往往是本地化的头等要务。原因当然是众所周知的,但无论什么项目,翻译永远是本地化的一部分,也是产品的一部分,你的译文最终是要和产品一起呈现在玩家面前的。有的译员不明白这点,只是拘泥于翻译本身,在我看来,这是境界上的差距。
在本地化中,翻译只是中间环节,其之前的准备和之后的收尾都很重要,前者制约译文质量,后者决定最终效果。站在本地化管理的角度来说,最好的方案无疑是像暴雪一样搞个in-house本地化团队,把前前后后的环节都串起来,这样才是对产品也对玩家负责——可是,你老板pay吗?

产品本地化语言质量解决方案
这个比较终极一点了,没有多年的经验积累做不到这个程度,或者很少有公司当回事地去做这件事情。
一套语言质量解决方案可以包括哪些,比如说:
1. 具体到产品不同 release 版本的和跨产品的术语管理,这必须是一个便于访问、查询、添加、修改、审批、跟踪的系统。这事往往是客户搭台,vendor 唱戏。
2. 本地化规范的制订与管理
3. TM 的使用规范
4. 翻译质量检查的流程与工具开发
5. 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
6. 机器翻译的使用
7. 质量级别规划:真的是所有文本都需要翻译得那么完美么?客户的预算减少了,但是项目要做下去,你如何建议他们用仅有的钱做出“应有”的质量?
是的,你一定看出来了,上面的解决方案已经涉及到了工程与项目管理的内容。而且作为一个参与这样的事情的人,你的沟通能力必须有一定的水平,满足跨职能工作的需要。对,你更像是来自 PMO,而不是 translation team。
总而言之,做本地化翻译千万不要把视野限制在文本翻译上,不要觉得项目里面的其它事情跟你都没有关系,尝试把自己变成一个精于语言质量控制的专家,去实现一个本地化产品,同时扩展你对于本地化的各种知识,那么在这个行业就必定会有出路。
首先,本地化翻译本身就是出路,目前合格的翻译其实并不多,但凡有合格的审校能力的翻译,都已经在审校团队或者专门质量监控团队。目前本地化翻译的现状是人才不足,真正负责的翻译工作相当稳定,从不乱投简历。
其次,虽然这位朋友没有提及自己的专业背景,我们暂时猜测他身边的同学朋友对他的工作了解不多。本地化翻译对专业背景和语言水平的要求都很高,如果感觉厌弃,多半是因为没有在其中找到乐趣。曾经见过最好的案例是这样:一位做本地化翻译的美女自称校对控,她能在3分钟内在一段130字左右的文章中找出20个错误,乐在其中。很多人不知道本地化翻译究竟是做什么的,她可以深入浅出的给同学朋友讲解她所做的工作,以致于身边的人对这个细分的行业有了更多了解。
再次,这位朋友没有说做久是多久,但是既然做久了就有很多经验可以分享。多参加行业交流会增加对行业的认可,也可以多参与客户行业的交流活动。Weibo 也有很多业内人士每天在讨论行业相关的话题,可以多看看,可以看到专家的职业发展路线哦。
另外,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和行业的关系不大,无论做什么事,放弃功利心,找到乐趣,你会发现自己到了厌弃的彼岸——苦尽甘来